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本科还是专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本科专业。
根据本科专业目录,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下设专业。专业代码:080501,修学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有:清华大学、华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培养掌握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的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下面让小编给各位看官介绍一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吧!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广阔。它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较多,攻读方向也不相同,比如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总体来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90%以上,一些重点高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100%。在上海及苏南一带,不少锅炉、空调、汽车、发动机制造业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工资待遇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热力发电厂及电力公司、电力设计研究院、大中型用能企业、政府规划和环保部门、制冷和空调设备企业、高等院校等领域,从事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类型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利机械)和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开发、营销等方面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岗位
热工工程师、热能工程师等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3年在全国招生的科类或选科要求如下:
省份 | 专业层次 | 专业名称 | 科类要求/选课组合 |
---|---|---|---|
河北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山西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辽宁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吉林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黑龙江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浙江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化学(2选1)、物理必选、物/化/技(3选1)、物理、化学(2科必选) |
安徽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江西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文理兼收 |
山东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化学(2选1)、物理必选、物理、化学(2科必选) |
河南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文理兼收 |
重庆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四川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文理兼收 |
贵州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云南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陕西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文理兼收 |
新疆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湖北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宁夏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文理兼收 |
湖南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上海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必选、物理/化学(2选1) |
广西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北京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必选、物理/化学(2选1) |
甘肃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文理兼收 |
江苏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内蒙古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文理兼收 |
福建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海南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化学(2选1)、物理必选、物理、化学(2科必选) |
青海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文理兼收 |
广东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西藏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天津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必选、物理/化学(2选1)、物理、化学(2科必选) |
上一篇: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什么
下一篇: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