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助力终身学习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高考干货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什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什么

来源:高考干货 / 时间: 2024-12-01

专业代码为080501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本科层次,学制是四年,专业类是工学,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在校期间会学习《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流体机械》、《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智能装置自动化》、《低温原理与技术》、《制冷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等课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什么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有:清华大学、华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标签: 动力工程专业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