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2023年在河南各专业招生人数
安徽理工大学2023年在河南招生人数为205人,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智能采矿工程,其中安全工程招生人数最多为8人。2024年高考在即,安徽理工大学在河南各专业招生人数是考生及家长关注的问题。我们整理了安徽理工大学2023年在河南各专业招生人数,供大家参考。
安徽理工大学2023年在河南理科各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
安全工程 | 8 | 四年 | 5720 |
地质工程 | 8 | 四年 | 5200 |
智能采矿工程 | 8 | 四年 | 5200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8 | 四年 | 520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8 | 四年 | 5720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6 | 四年 | 5200 |
环境工程 | 6 | 四年 | 5720 |
制药工程 | 6 | 四年 | 5200 |
土木工程 | 6 | 四年 | 5720 |
职业卫生工程 | 6 | 四年 | 5200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6 | 四年 | 5720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 | 四年 | 5200 |
消防工程 | 5 | 四年 | 5200 |
工程力学 | 4 | 四年 | 5200 |
智能材料与结构 | 4 | 四年 | 5200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4 | 四年 | 5200 |
交通工程(办学地点校本部) | 4 | 四年 | 5200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 | 四年 | 5200 |
能源化学工程 | 4 | 四年 | 5200 |
护理学 | 4 | 四年 | 550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 | 四年 | 5720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4 | 四年 | 5200 |
电子商务 | 4 | 四年 | 4900 |
导航工程 | 4 | 四年 | 5200 |
矿物加工工程 | 4 | 四年 | 5200 |
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办学地点:校本部;合作方:韩国东西大学;单列专业) | 4 | 四年 | 10000 |
应用化学 | 4 | 四年 | 5200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4 | 四年 | 5720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3 | 四年 | 5720 |
资源勘查工程 | 3 | 四年 | 5200 |
药学 | 3 | 四年 | 5500 |
应用统计学 | 2 | 四年 | 5200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 | 四年 | 5200 |
机器人工程 | 2 | 四年 | 5200 |
工程造价 | 2 | 四年 | 4900 |
自动化 | 2 | 四年 | 5720 |
网络与新媒体 | 2 | 四年 | 4900 |
智能建造 | 2 | 四年 | 5200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2 | 四年 | 5720 |
电子信息工程 | 2 | 四年 | 5200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2 | 四年 | 5200 |
区块链工程 | 2 | 四年 | 520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 | 四年 | 572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2 | 四年 | 5720 |
测绘工程 | 2 | 四年 | 5720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2 | 四年 | 5200 |
人工智能 | 2 | 四年 | 572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四年 | 5720 |
英语 | 2 | 四年 | 4900 |
通信工程 | 2 | 四年 | 5200 |
临床医学 | 2 | 五年 | 6050 |
医学检验技术 | 2 | 四年 | 5500 |
应用物理学 | 2 | 四年 | 520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2 | 四年 | 520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 | 四年 | 5200 |
预防医学 | 2 | 五年 | 5500 |
安徽理工大学部分热门专业介绍
1.安全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及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安全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管理与监察、职业健康与安全、安全检测与监测、安全规划设计与生产、事故调查分析与救援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空调与制冷、消防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学
2.地质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地质工程的设计、施工、评价和管理流程,具备解决地质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外语、计算机技术基础上,主要学习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矿井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工程等勘察
3.智能采矿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意识强,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矿山资源开采与开发利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与软件工程、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等采矿+智能融合的知识技能,能在矿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智能采矿领域从事设计与施工、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监察及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工程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