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2023年在河北各专业招生人数
安徽理工大学2023年在河北招生人数为280人,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英语、智能材料与结构、土木工程,其中英语招生人数最多为8人。2024年高考在即,安徽理工大学在河北各专业招生人数是考生及家长关注的问题。我们整理了安徽理工大学2023年在河北各专业招生人数,供大家参考。
安徽理工大学2023年在河北历史类各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
英语 | 8 | 四年 | 4900 |
日语 | 6 | 四年 | 4900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6 | 四年 | 4900 |
安徽理工大学2023年在河北物理类各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
智能材料与结构 | 8 | 四年 | 5200 |
土木工程 | 8 | 四年 | 5720 |
测绘工程 | 8 | 四年 | 5720 |
导航工程 | 8 | 四年 | 5200 |
资源勘查工程 | 8 | 四年 | 5200 |
矿物加工工程 | 8 | 四年 | 5200 |
环境工程 | 8 | 四年 | 5720 |
安全工程 | 8 | 四年 | 5720 |
电子商务 | 8 | 四年 | 4900 |
网络与新媒体 | 6 | 四年 | 4900 |
应用物理学 | 6 | 四年 | 520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 | 四年 | 5720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6 | 四年 | 5720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 | 四年 | 5200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6 | 四年 | 5200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6 | 四年 | 5200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6 | 四年 | 520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6 | 四年 | 5720 |
能源化学工程 | 6 | 四年 | 5200 |
地质工程 | 6 | 四年 | 5200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6 | 四年 | 5200 |
智能采矿工程 | 6 | 四年 | 5200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6 | 四年 | 5200 |
护理学 | 6 | 四年 | 5500 |
市场营销 | 6 | 四年 | 4900 |
人力资源管理 | 6 | 四年 | 4900 |
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6 | 四年 | 10000 |
应用化学 | 4 | 四年 | 5200 |
工程力学 | 4 | 四年 | 5200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 | 四年 | 5720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 | 四年 | 5720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 | 四年 | 5200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 | 四年 | 520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 | 四年 | 5200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4 | 四年 | 5200 |
交通工程 | 4 | 四年 | 5200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4 | 四年 | 5720 |
消防工程 | 4 | 四年 | 5200 |
工程造价 | 4 | 四年 | 4900 |
智能建造 | 3 | 四年 | 5200 |
职业卫生工程 | 3 | 四年 | 5200 |
金融学 | 2 | 四年 | 490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2 | 四年 | 5720 |
工业设计 | 2 | 四年 | 520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 | 四年 | 5720 |
自动化 | 2 | 四年 | 5720 |
机器人工程 | 2 | 四年 | 5200 |
信息安全 | 2 | 四年 | 5200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2 | 四年 | 5200 |
区块链工程 | 2 | 四年 | 5200 |
制药工程 | 2 | 四年 | 5200 |
预防医学 | 2 | 五年 | 5500 |
药学 | 2 | 四年 | 5500 |
医学检验技术 | 2 | 四年 | 5500 |
安徽理工大学部分热门专业介绍
1.英语
本专业坚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系统培训,扩大专业知识覆盖面,营造学生的科技知识背景,使其掌握和了解基本经贸理论与实务,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国际间的商务交流。本专业设置翻译方向和经贸英语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外文报刊选读、语言学导论、高级口译、经贸英语等相关课程。毕业生能胜任各类外事机构和跨国公
2.智能材料与结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接受智能材料制备、组织分析、性能测试、智能材料系统集成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智能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和加工工艺等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以及智能材料系统集成、通信、控制的基本方法,具备开展智能材料与结构基础理论研究、材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工艺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3.土木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从事矿山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建筑工程、路桥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施工及管理工作。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理论基础,土木工程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接受课程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