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助力终身学习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A.使用冷凝管时,应使冷却液与被冷却的物质流动方向相同;B.盛过苯酚的试管可以用N_2

    皮肤上若沾有少量的苯酚,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用高于70℃的热水洗                        B.用酒精洗 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洗      &nbsp

    详情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A.使用冷凝管时,应使冷却液与被冷却的物质流动方向相同;B.盛过苯酚的试管可以用N_10

    盛过苯酚的试管可用________溶液清洗.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应立即用________洗涤.除去苯酚中混有的苯,方法是________. 试题答案 答案: 试题解析 NaOH,酒精,加入NaOH溶液,蒸馏,在残留液中通入CO2,分液 NaOH,酒精,加入NaOH溶液,蒸馏,在残留液中通入CO 2

    详情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A.使用冷凝管时,应使冷却液与被冷却的物质流动方向相同;B.盛过苯酚的试管可以用N_1

    皮肤上若沾有少量的苯酚,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70℃热水洗 B.用酒精洗 C.用稀NaOH溶液洗 D.不必冲洗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苯酚对皮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苯酚不溶于水,但易溶在酒精中,皮肤上若沾有少量的苯酚

    详情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A.使用冷凝管时,应使冷却液与被冷却的物质流动方向相同;B.盛过苯酚的试管可以用N

    皮肤上若沾有少量的苯酚,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高于70℃的热水洗 B.用酒精洗 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洗 D.不必冲洗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苯酚对皮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苯酚不溶于水,但易溶在酒精中,皮肤上若沾有少量的苯酚

    详情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6g Na 2 CO 3 固体 B.为了加快过滤的速率,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溶液 C.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试题答案 D 试题解析 A、根据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 B、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 D、根据分液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解答:A、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所以用托盘天平可称取1.1g Na 2 CO 3

    详情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可以用浓氨水浸泡除去 B.向装有FeSO 4 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可立即可观察到红褐色沉淀 C.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HCl气体中是否含有Cl 2 D.加热铝箔,可看到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滴不断掉落下来 试题答案 C 试题解析 A.银与浓氨水不反应; B.FeSO 4 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C.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物质应具有氧化性; D.加热铝箔,可看到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解答

    详情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黄铜(Cu、Zn合金)中Zn的含量 C.除去粗盐中的Ca 2+ 、Mg 2+ 、SO 4 2- ,依次加入的物质可以是H 2 O、Ba(OH) 2 、Na 2 CO 3 、HCl D.配制0.184mol/L H 2 SO 4 时,向1000mL容量瓶中注入10mL18.4mol/L H 2 SO 4 然后边加水边震荡,最后定容 试题答案 C 试题解析 A、具有腐蚀性、易潮解药品应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B、Cu

    详情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放氢氧化钠 B.在烧杯中溶解固体NaOH,完全溶解后立即将其转移至容量瓶中 C.过滤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都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液体的引流 D.从NaCl溶液中获取晶体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试题答案 C 试题解析 A.NaOH有腐蚀性,易潮解; B.NaOH溶解是放热过程; 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D.蒸发结晶法中,在蒸发水时,不可将液体蒸干. 解答:A.NaOH具有吸水性

    详情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吸收HCl防倒吸 B. 除去杂质气体CO 2 C. 制取少量蒸馏水 D. 转移溶液 试题答案 C 试题解析 A.防止倒吸,可以在导管中连接体积较大的容器,但装置中连接的漏斗深入吸收液中; B.混合气体应长管进; C.蒸馏把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的分离出来; D.缺少仪器玻璃棒. 解答: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连接的漏斗深入吸收液中,这样不能防止倒吸,故A错误; B.为了保证一氧化碳中的杂质气体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充分反应,应从长管进,短管出,故B错误;

    详情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4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分离乙醇和乙酸 B.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 加热液体 试题答案 B 试题解析 A.分液漏斗分离能分层的液体; B.引流需要使用玻璃棒; C.读数时不能仰视,应平视; D.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 . 解答:A.乙醇和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错误; B.转移液体时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故B正确; C.读取溶液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故C错误;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

    详情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