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在河南各专业招生人数
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在河南招生人数为177人,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木材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应用化学,其中木材科学与工程招生人数最多为6人。2024年高考在即,浙江农林大学在河南各专业招生人数是考生及家长关注的问题。我们整理了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在河南各专业招生人数,供大家参考。
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在河南理科各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6 | 四年 | 6000 |
动物医学 | 5 | 五年 | 5500 |
应用化学 | 5 | 四年 | 5300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 | 四年 | 600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 | 四年 | 6000 |
动物科学 | 5 | 四年 | 5500 |
电子信息工程 | 5 | 四年 | 600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5 | 四年 | 6000 |
家具设计与工程 | 5 | 四年 | 6000 |
城乡规划 | 5 | 五年 | 6000 |
物联网工程 | 5 | 四年 | 6000 |
工业设计 | 5 | 四年 | 6900 |
风景园林 | 5 | 四年 | 690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 | 四年 | 6000 |
生态学 | 4 | 四年 | 530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四年 | 6000 |
生物制药 | 4 | 四年 | 6000 |
智能装备与系统 | 4 | 四年 | 6000 |
土木工程 | 4 | 四年 | 6900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4 | 四年 | 600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 | 四年 | 6000 |
生物技术 | 4 | 四年 | 5300 |
林学 | 4 | 四年 | 5500 |
园林 | 3 | 四年 | 6325 |
地理信息科学 | 3 | 四年 | 5300 |
园艺 | 3 | 四年 | 5500 |
中药学 | 3 | 四年 | 6000 |
应用统计学 | 3 | 四年 | 5300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3 | 四年 | 6000 |
茶学 | 3 | 四年 | 5500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 四年 | 5500 |
植物保护 | 3 | 四年 | 5500 |
农学 | 3 | 四年 | 5500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3 | 四年 | 5500 |
林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合作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单列专业.要求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 3 | 四年 | 20000 |
智慧农业 | 3 | 四年 | 5500 |
测绘工程 | 3 | 四年 | 6000 |
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要求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 3 | 四年 | 5300 |
电子商务 | 2 | 四年 | 5300 |
建筑学 | 2 | 五年 | 6900 |
金融工程 | 2 | 四年 | 5300 |
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在河南文科各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
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要求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 4 | 四年 | 5300 |
工商管理 | 3 | 四年 | 5300 |
农林经济管理 | 3 | 四年 | 5300 |
法学 | 2 | 四年 | 5300 |
广告学 | 2 | 四年 | 5300 |
城市管理 | 2 | 四年 | 530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 | 四年 | 5300 |
会计学 | 1 | 四年 | 6095 |
文化产业管理(茶文化) | 1 | 四年 | 5300 |
汉语言文学 | 1 | 四年 | 5300 |
浙江农林大学部分热门专业介绍
1.木材科学与工程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木材物理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基础、木质材料、木材科学及其现代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木质材料开发与生产、家具设计与制造、木结构建筑与室内装饰工程等领域的企业、设计院所、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相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木材
2.动物医学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兽医学领域具有综合技能的人才,使其具备动物疫病诊断、检验检疫、治疗等能力,能胜任大型养殖场、动物疾病控制部门、动物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兽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兽医临床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主干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生化、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
3.应用化学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掌握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有坚实应用化学理论基础,能够从事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管理及技术培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现代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