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助力终身学习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二本还是一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二本还是一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来源: / 时间: 2024-11-08

通过近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各地录取批次得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河南、安徽等省为第一批次录取,所以我们通常认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一本大学;而在新疆、四川、陕西、河南、宁夏、广西、江西、贵州、安徽、黑龙江、山西、甘肃、云南等省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又可以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二本院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二本还是一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具体,请参照该校在你所在省份的招生批次,如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各省市录取批次

招生省份文理科招生类型年份录取批次分数线录取位次省控线
河南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一批54763022509
安徽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一批54443494491
河南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一批54812452527
安徽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一批5489273523
新疆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3870290
四川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51484026426
陕西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44563688344
河南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510118120405
宁夏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40714595350
广西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43174658343
江西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50655574440
贵州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42073092360
安徽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49394226435
黑龙江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A段42339943308
山西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A段46755217417
甘肃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K段43238554345
云南理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及预科51142380430
新疆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4330334
四川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54017987466
陕西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48614291400
河南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52624075445
宁夏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4863410425
广西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51415379421
江西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53213075472
贵州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53114684471
安徽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52221900480
黑龙江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A段4618144365
山西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A段5059201450
甘肃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K段4847984425
云南文科普通类2022本科二批及预科57412339505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主管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
创建时间1949年博士点数量一级:0,二级:0
硕士点数量一级:0,二级:0学校类型政法类
所在城市北京市办学层次普通本科

学校多年坚持弘扬中国特色、劳动特色、工会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精尖"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发展成为劳动和工会领域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完整的大学。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工匠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劳模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等14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2个公共教学部;开设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酒店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应急技术与管理、劳动教育、旅游管理、应用统计学等24个普通本科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英语2个专科专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以建设劳动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校为目标,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截至2022年3月,全校共有教职工587人,其中专任教师380人。专任教师中,在聘教授46人,在聘副教授108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3.95%。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

在70多年办学实践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立足工会,面向社会,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校劳动关系、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还拥有法学、劳动关系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团队"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育人团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劳模本科班)教学团队"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干部培训核心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瑞环泰科技有限公司"2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