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高考平行志愿是一种 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其核心在于 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具体来说,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以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定义与特点
平行志愿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它改变了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转而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在同一投档段次中,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这些志愿之间是并列的,但考生仍需按照顺序填报。
投档原则
分数优先:省招办根据考生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高分考生先投,低分考生后投。
遵循志愿:在分数优先的基础上,按照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进行检索和投档,当符合投档条件且院校有计划余额时,考生即被投档。
一次投档:每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投档到某个院校,无论是否被录取,该批次的其他志愿将不再检索。
填报与录取
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需要慎重考虑志愿的顺序,因为投档时是按照填报的顺序进行的。
平行志愿能够降低考生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分数处于中上段的考生的录取机会,因为即使第一志愿未能录取,考生仍有机会被后续的平行志愿院校录取。
实施时间
平行志愿的实行时间始于2008年,并在后续的高考录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高考平行志愿通过“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为考生提供更为公平和灵活的录取机会,降低了志愿填报的风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这一制度,结合自己的成绩和兴趣,合理安排志愿的顺序和选择。
上一篇: 华科奖学金多久打到卡上
下一篇: 农业大学学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