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词类活用
来源:高考干货 /
时间: 2024-12-09
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一个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但用法比较特殊。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策蹇驴,囊图书”中的“策”和“囊”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鞭子赶和用口袋装。
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交好。
3. 名词作状语:
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用作状语,意思是“用箕畚”。
4. 使动用法: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使变绿”。
5. 意动用法:
例如:“渔人甚异之”中的“异”和“奇”以及“宾客其父”中的“宾客”为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奇怪”和“以...为宾客”。
掌握词类活用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文意。需要注意的是,词类活用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有所不同,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