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文化作品,我想借用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oeur)的观点,即我们只能以一种迂回的方式,通过存留在文化作品中的人类象征来理解彼此。巴黎圣母院、天坛、胡夫金字塔、泰姬陵以及《蒙娜丽莎》《清明上河图》《红楼梦》等杰作的创作初衷,在经济上的考量并不比技术上的多。虽然这些经济和技术问题很快出现在创作中,但它们并不是根本性的。因为这些作品并未回答“这将带来多少收益?”或“投资回报是多少?”等问题,然而它们的价值无法估量。
我认为,艺术家使不同文明的和平对话与情感对话成为可能。例如,我们邀请黄晓亮与蔡雅玲两位中国艺术家在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橱窗展示他们的作品。蔡雅玲的作品《精气神的共鸣》致敬20世纪中国先锋艺术家潘玉良,用水晶珠帘生动地呈现了潘玉良的样貌。潘玉良曾于20世纪到法国进行艺术交流。今天,法中之间悠久的艺文交流史需要继续书写。
🌭(撰稿:司马梦莺)郑泽光大使称中英应加强在环保领域的合作
2025/05/28邢凡颖🎥
澳门“同声歌祖国”大型双庆文艺晚会举办
2025/05/28武珠华❂
传"英国盖茨"遇难时带着绝密信息
2025/05/28曹宽风🍗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各国代表团都穿什么牌子的入场服?你觉得哪个代表团的服装最好看?
2025/05/28殷哲蓉🍃
扩大开放 深化合作 引领创新
2025/05/28葛娣群🆎
高校博物馆值得被更多“看见”
2025/05/27丁紫凤🕤
【一级教授谈两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5/05/27卓雯莎🍥
95岁北京人艺演员李滨去世
2025/05/27李达璐b
凌壹邀您共赴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
2025/05/26郭翠霄u
宝马在华重返价格战,为何宁可冒着“失信”的指控也要再次降价?还有作用吗?
2025/05/26房谦梅🏿